本考試說明是以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為依據,以現行的山東省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的中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語文》為考試范圍,結合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實際制定的。
本課程復習考試的范圍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文學文化常識和詩文背誦、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寫作五方面??荚噧热菰诨酒康幕A上適當擴展。
考試既考查語文基礎知識,又考查語文應用能力。對能力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鑒賞評價。
一、考試范圍和要求
(1)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1.識記
(1)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2)正確識記常用漢字的字形。
2.理解
(1)理解復雜長句的含義。
(2)把握句子的重音、停頓、語調、語氣和節奏。
3.應用
(1)正確使用常用詞語。
(2)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
(3)辨識和改正一般的病句(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4)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5)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排比、對偶、設問、反問、反語、反復)。
(6)擴展語句、壓縮語段,區別和變換句式,仿寫句子。
(7)能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恰當地進行口語表達。
(二)文學、文化常識和詩文背誦
識記
(1)識記與基本篇目相關的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常識及基本篇目的出處。
(2)識記與基本篇目相關的文化常識。
(3)識記基本篇目的文體和相關的文體知識。
(4)默寫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誦的部分和常見的名言名句。
(三)現代文閱讀
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
1.理解
(1)理解文章所表現的人物、事件、事物、事理、觀點、情感等。
(2)理解文章中重要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2.分析綜合
(1)理清寫作思路,劃分文章層次。
(2)篩選信息,概括要點。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觀點和態度。
3.鑒賞評價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的觀點、態度。
(四)古詩文閱讀
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理解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何、之、為、而、則、以、其、于、乎、乃)。
(3)理解基本篇目中出現的通假字的含義。
(4)理解文言文的詞類活用現象。
(5)理解文言特殊句式: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
2.分析綜合
(1)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義,并能翻譯成現代漢語。
(2)分析概括文章表達的思想內容。
3.鑒賞評價
(1)鑒賞古詩文的語言、表現手法。
(2)評價古詩文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五)寫作
1.識記
識記常用應用文的基本知識(便條、單據、書信、通知、啟事、廣告、計劃、總結、說明書、調查報告、簡報)。
2.應用
會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
(1)單項能力。
①記敘清楚完整,詳略得當;描寫具體生動;說明能把握特征,語言簡明;議論能論點明確,論據充分。
②觀察準確,聯想恰當,想象合理。
(2)整篇作文。
①準確理解題意。
②中心明確,立意新穎,選材得當,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思想健康。
③語言準確、通順、得體。
④結構合理,條理清楚。
⑤書寫規范,卷面整潔。
二、基本篇目(共75篇)
1.我很重要
2.十八歲和其他
3.永遠的校園
4.毛澤東詞二首:沁園春·長沙 水調歌頭·游泳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6.敬業與樂業
7.我的夢想
8.最后一片葉子
9.報任安書
10.我的四季
11.給我三天視力
12.一碗清湯蕎麥面
13.項鏈
14.林黛玉進賈府
15.多年父子成兄弟
16.幼學紀事
17.過方重山漫想
18.李白詩二首:將進酒 行路難
19.勸學
20.荷塘月色
21.臺灣蝴蝶甲天下
22.石鐘山記
23.憶青島
24.我的母親
25.《詩經>二首:靜女 黍離
26.故鄉的榕樹
27.論友誼
28.師說
29.拿來主義
30.思考的威力
31.讀《伊索寓言》
32.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33.五人墓碑記
34.向中國人脫帽致敬
35.改變人類命運的猶太三星
36.明湖居聽書
37.琵琶行(并序)
38.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
39.中國戲曲的虛實相生之美
40.鴻門宴
41.新聞二篇:別了,“不列顛尼亞”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42.宋詞二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43.都江堰
44.張衡傳
45.城市的文物與文化
46.讀數時代
47.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48.學業?職業?事業
49.社會沒有義務等待你成長和成熟
50.從羅丹得到的啟示
51.創造宣言
52.尋找時傳祥
53.列車上的偶然相遇
54.廉頗藺相如列傳
55.十首足矣
56.絕品
57.我一生中的八個重要抉擇
58.成長
59.功課很重要60.再別康橋
61.致橡樹
62.外國詩二首:致大海 我愿意是急流
63.短詩二首:斷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64.故都的秋
65.赤壁賦
66.回憶魯迅先生
67.淡之美
68.阿Q正傳
69.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70.老人與海
71.荷花淀
72.雷雨(節選)
73.威尼斯商人(節選)
74.竇娥冤(節選)
75.茶館(節選)
三、試卷結構
1.試題內容比例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文學文化常識、詩文背誦 約30%
現代文閱讀 約25%
古詩文閱讀 約 10%
寫作 約 35%
2.試題題型比例
選擇題 約40%
其他形式題(填空、表達、簡答、寫作等)約60%
3.試題難易程度比例
基礎知識 約30%
靈活掌握 約30%
綜合運用 約40%